上海开放大学23秋《思想道德与法制》记分作业二课后答案100满分答案参考标准答案
作者:奥鹏远程作业辅导网 来源:本站 时间:2023-10-11 20:34:49热度:287
上海开放大学23秋《思想道德与法制》记分作业二课后答案100满分答案参考标准答案
可以直接代做好,也可以发答案自己做
微信加:wbf170 或→_→扫码加
微信加:wbf170 或→_→扫码加
三、判断题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01:54:04
已做 未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单选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选题
21 22 23 24 25
提交作业
一、三、判断题
答题要求 :
内容输入可选
1(4分)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A) 正确
B) 错误
2(4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3(4分)
法律权利受到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A) 正确
B) 错误
4(4分)
我们已经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A) 正确
B) 错误
5(4分)
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领导力量,因此党具有超越法律的权力。
A) 正确
B) 错误
6(4分)
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A) 正确
B) 错误
7(4分)
爱情是至美的,也是至上的,应该把爱情放在人生的第一位。
A) 正确
B) 错误
8(4分)
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
A) 正确
B) 错误
9(4分)
宪法修正案与宪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A) 正确
B) 错误
10(4分)
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自由,因此可以任意行使。
A) 正确
B) 错误
二、一、单选题
答题要求 :
内容输入可选
11(4分)
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扼杀与限制
B)
使社会理想服从个人理想
C)
在个人理想中实现社会理想
D)
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
12(4分)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
A)
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
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
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13(4分)
毛泽东是在纪念哪位革命同志时首次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A)
刘胡兰
B)
雷锋
C)
张思德
D)
时传祥
14(4分)
下列信仰中哪一个属于科学的信仰()
A)
宗教
B)
迷信
C)
马克思主义
D)
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
15(4分)
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主要内容的是()。
A)
文明礼貌
B)
自立自强
C)
爱护公物
D)
遵纪守法
16(4分)
习近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里面人生的扣子是指( )
A)
法治素养
B)
宗教素养
C)
价值观
D)
民族记忆
17(4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是()
A)
四项基本原则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4分)
思想道德和( )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A)
法律
B)
宗教
C)
风俗
D)
文化
19(4分)
下列关于遵纪守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B)
遵纪守法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C)
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而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则不一定必须遵守
D)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树立规则意识
20(4分)
国家保证法律的实施主要依靠?
A)
法律意识
B)
道德观念
C)
价值观念
D)
国家强制力
三、二、多选题
答题要求 :
内容输入可选
21(4分)
下列属于家庭美德的是( )。
A)
尊老爱幼
B)
男女平等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团结
22(4分)
我们提倡的立志做大事中的“大事”是指( ).
A)
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B)
做为国奉献之、为民服务之事
C)
做伟大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D)
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23(4分)
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A)
立场
B)
观点
C)
经典
D)
方法
24(4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的总和。
A)
价值取向
B)
思维方式
C)
道德规范
D)
精神气质
25(4分)
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还是( )的基本载体。
A)
名胜古迹
B)
主权
C)
财富
D)
民族发展和进步
一、三、判断题
答题要求 :
内容输入可选
1(4分)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正确
B) 错误
2(4分)
法治思维强调民主,而人治思维是专断思维。
A) 正确
B) 错误
3(4分)
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A) 正确
B) 错误
4(4分)
法律权利受到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A) 正确
B) 错误
5(4分)
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A) 正确
B) 错误
6(4分)
离开社会价值的自我价值是不存在的。
A) 正确
B) 错误
7(4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8(4分)
正是屠呦呦身上闪耀的“中国精神”,伴随着屠呦呦和团队在科研前线,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卧薪尝胆,披荆斩棘,发现了新药,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同时获得了巨大的荣耀。
A) 正确
B) 错误
9(4分)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A) 正确
B) 错误
10(4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 正确
B) 错误
二、二、多选题
答题要求 :
内容输入可选
11(4分)
列宁曾说过,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是指 (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机械唯物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12(4分)
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价值内核。
A)
道路自信
B)
理论自信
C)
制度自信
D)
文化自信
13(4分)
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 )、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A)
学习法律知识
B)
理解法律本质
C)
运用法治思维
D)
树立远大理想
14(4分)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 )、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A)
思想观念
B)
政治立场
C)
法治素养
D)
道德情操
15(4分)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要求我们( )。
A)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接力前行
B)
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证地分析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实质,增强抵御错误价值观侵蚀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共识
C)
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D)
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三、一、单选题
答题要求 :
内容输入可选
16(4分)
习近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里面人生的扣子是指( )
A)
法治素养
B)
宗教素养
C)
价值观
D)
民族记忆
17(4分)
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 )证书。
A)
文学奖
B)
物理学奖
C)
生理医学奖
D)
化学奖
18(4分)
最高层次的信念是( )。
A)
信仰
B)
理想
C)
志向
D)
意志
19(4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是()
A)
四项基本原则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邓小平理论
D)
毛泽东思想
20(4分)
文化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 )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A)
宗教信仰
B)
精神文明
C)
军事科技
D)
核心价值观
21(4分)
下列关于遵纪守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B)
遵纪守法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C)
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而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则不一定必须遵守
D)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树立规则意识
22(4分)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律体现的是谁的意志?
A)
民族意志
B)
神的意志
C)
公共意志
D)
统治阶级意志
23(4分)
( )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A)
民族精神
B)
革命精神
C)
时代精神
D)
乐观精神
24(4分)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建成创新型国家
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构建和谐社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立志当高远
B)
立志应及时
C)
立志须躬行
D)
立志做大事
25(4分)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
A)
理想
B)
愿望
C)
核心价值观
D)
精神文明风貌